|
 接触留学生和互惠生已经差不多八个年头了,从事互惠工作也已经有四个年头了,也零散的写过一些文章, 说也些感触,谈了些经验,讲了些实话,帮助和得罪了一些人,总之,乐互中心伴随着互惠生项目在中国慢慢的在成长着,发展着。
这期间,其实真的有许多话在不断重复的听,不断重复的讲,不断重复的发现问题又在不断重复的帮助解决。也许在德国呆的久了,头脑不太灵光,总愿意说一些真话。其实目的没有多么高尚,我只是想让适合的人去参加适合的项目(我写过的”满城尽是互惠生”“什么人适合做互惠生”可以参考),国人的在国外的名声要靠国人自己把握。
互惠那些事儿,我总是想写,想说,想讲讲。没有一句话是虚构的,都是站在中立立场上讲给大家的。就是想让朋友们知道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一件事有他好的一面,如果不存在坏的一面是肯定不正常的。做为互惠生组织或中介机构,有义务让大家知道真实的一面,让“适合的人去参加适合的项目”,应该是任何项目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应该牢记的。
1. 关于互惠生的定义。要明白,互惠生是一份工作,是一种勤工检学的方式。许多中介机构在做宣传时,刻意把互惠生项目宣传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甚至旅游活动。在德国驻北京大使馆网页上用的是“互惠签证”这个词,这也许会让许多人错误的理解互惠项目的真正含义,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对于AUPAIR项目的定义也许更准确“勤工检学签证”。如果把自己想象成文化交流大使或一名快乐的游客的朋友,我想一定要再多了解一下项目再继续,否则会后悔。许多人在网上问我怎么看待互惠生活,我在这里就对互惠生的生活做一个解释: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德语,文化交流,旅游,交友,工作是第一位的,是生存的基础。与留学生出国需要打工养活自己是一个意思。不明白此意者,赶紧的在这里补补课.
2. 关于互惠项目DIY,这是一个很流行的词汇。Do it yourself,没有问题。互惠生中介的存在不是为了欺骗钱财,障人耳目而存在的,那些对于互惠项目DIY遮遮掩掩,前言不搭后语的机构,是对于自己的不自信或出于其它原因。一个比喻我非常喜欢用,就像吃饭,你可以自己去菜市场买菜,砍价,挑选,回来洗,切,炒,加调料,出锅。做的好吃,即享受了过程又享受了结果,做的不好吃或炒糊了,积累经验再来。如果懒的做,或不知道怎么做,可以下馆子,找名厨撑勺,可以吃到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还不用涮碗。一个好的互惠生中介不光为你选菜,切,炒,调料,还要管涮碗,甚至此菜的营养适合不适合你也要管,口味不好吃可以退掉重炒,享受上帝的福利。所以没什么可争的,我可以在这里郑重的告诉大家,在留学服务行业里,互惠生中介是挣钱最少,事情最多,服务时间最长的,最操心的.所以以后大家不要一说起互惠生中介就人人喊打的架势,至少,中互网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一切。
3. 不否认,行业里鱼龙虾虫混杂的情况哪个行业都有,此道也不例外。许多中介拿着DIY的方式为学生们寻找家庭,这本身存在的极大的风险与不负责任,我几乎每几天就可以见到这类的来咨询的朋友,看过后我并不知道我是说好还是不说好,说会得罪人,不说良心过不去,所以我选择了说。但我相信这类不负责无实力的小机构会被市场的大潮所淘汰,因为群众不光眼睛亮,心里也和明镜是的,一开始不懂,我到了国外我还不懂吗?互惠项目需要行业规范,但可惜的是中国没有这类的法规,现在只能自律,管不了别人,只能管好自己。
4. 关于互惠生在德国的生活状况。许多人问起,互惠生在那边的生活怎么样?能和家庭相处好吗?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乐互中心式的回答:不否认有些人过的不好,但大多数是好的。这是事实,不是在啃咬文字。我从不回避那边的失败案例,在乐互中心办理的同学都知道,我从来一半以上都在说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大家全都知道了,谁都想听不好的。所以我要说,语言不好并不一定在那边生活就不好,但性格不好我可以保证在那边生活不会顺利。何为性格不好,我不敢下断言,有一点,如果你不能相信自己会失败,那么请你三思。我不是一个站在德国人立场上指责中国人的所谓汉X,失败案例不仅是中国互惠生的错误,很多事情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不否认,德国某些素质低下的家庭,寻找互惠生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位廉价劳动力。这方面就又要说回互惠生中介的事情,这是中介的职责,选好菜,炒香了,另外还要责任刷碗。
5. 关于如果确定一个好家庭。可以说说我的看法,除此硬性指标(你对家庭的要求和家庭对你的要求,表格上填的),我想这就必须通过通电话和写EMAIL来感觉了。许多中介代替接电话代替写EMAIL,这里面不能一概而全的说不好,但个人认为,办互惠的人要自己明白,你去的是一个你要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不是一个公司,不是上班下班那么简单。要尽量多的去交流。交流什么?这我就不知道了,生活方方面面,爱好不尽相同,话题很多,想一切办法去之前熟悉,就像网友见面,你们都不熟见了面说什么聊什么?何况要生活在一起。如果一个家庭你在去之前一次电话未打,一个EMAIL未通,我不能说这不是个好家庭,但很有可能你去了后,你会说这个家庭不是个好家庭。记住,人与人是需要交流的,如果你把自己只简单的定义为一个廉价劳动力,工作之余再无它求,我也不反对。
6. 关于互惠生工作时间,是否工作都有超时的情况? 这个说句实话,超时是很正常的。先不要开骂,慢慢看我说完。生活中不确实因素很多,许多工作又无法计算是否是工作时间,没听懂?比如说,孩子在睡觉,你也在陪孩子睡觉,午觉,一觉睡了三个小时,孩子醒了,你认为该下班了,家庭认为你只是在睡午觉。这种纠纷比较常见。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家庭有故意行为,当然在这正规的互惠协会管理范围内是很少发生的,因为这样的家庭会上黑名单,协会会有相应的处理措施。(某些DIY和中介的办理方式在这方面就比较脆弱)。所以我建议,强烈建议,在去德国的第一天,或倒过时差的第二天,向家庭索要工作时间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这类纠纷完全可以避免。还是那句话,出国了要学会沟通,更要学会保护自己,学着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虽然这是很多中国学生最欠缺的一点。但欠缺是好事,出国可以补上这一块的话,也是一个大的收获。如果有DIY的同学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我非常希望可以帮到你们,维护国人的利益是每人国人应该做的.
7. 关于A2考试. 2008年3月19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也许是阴天,记不清楚了)。一个规定从天而降,并不只降在了中国,降在了世界上所有与德国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互惠生需要参加歌德学院分级考试方能递交签证。(当然,中国有自己的独特性,地方大,所以只有北京领区的同学“有幸”参与了这次盛大的活动) 一个新政颁布,总会有各种反应,但这次不出所料,悲伤,迷惘,慌乱的情绪还是占了上风。我没有为自己做广告,但这时只有乐互中心站出来了。(如果你认为自己也站出来了,请拿出事实)A2考试版我想大概也许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还救了很多中介。但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特色,最终论坛还是被临时关闭了一段时间,内幕我不想说,只想说在中国做一个好人难,做一个出头的好人更难,做一个出头的说实话讲道理乐于助人的好人根本没什么可能(有人这时会说装什么大个的)。说句实话A2版让我做的很受伤,免费帮助了别人,到头来我不求感谢,我只求别利用乐互中心伤害乐互中心,我就要谢谢大家了,如果再有时间在得到帮助的同时可以发发贴讲讲经验,学会传递爱心传递帮助,我真的会做梦也会笑出来。
8. 关于文化冲突。刚刚有一个学生在论坛破口大骂,我认为语言不雅,但说出了一些问题。她说德国人脑子是不是有毛病,那么小气,挣那么多钱还那么节省,小事也要斤斤计较,洗澡洗时间长了都要说,虽然住别墅开大奔,但居然买东西还总往远处的超市跑等等等等,即而总结出互惠生到德国简直是脑子有毛病过来吃苦。关于文化冲突的例子如果让我写,我可以单独写一写,这里不多说了。我在那篇“满城尽是互惠生”的文章里说过,留学是什么,留学就是留在那边学习。文化是互惠生出国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部分,遇事不要认为德国人奇怪,说不定在那个国度他们看你要比你看他们奇怪许多。独立判断事情,如果你家有钱认为铺张是美,你可以不学,但不要骂,因为这样降低自己的形象。我可以总结一下大家对德国人的看法,死板(另一层意义可以说是有规矩),小气(可以说成节检),有洁癖(可以说成爱干净),生活无聊(可以说没那么多坏生活习惯),说话太直接(可以说成直白,坦诚),固执(可以说有原则)。 不要说我又在向着德国人说话,我是在教你一个生活态度,你脑子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实就会是什么样。你有权不选择这类生活,你选了你也有权放弃,如果你还有梦,还有目标,请换一种思路去看待。文化差异不是为了起冲突而存在的,如果文化是冲突的人类不会有今天。开放,融和是唯一的活路。
9. 很多人很讨厌我写东西,说实话讲实事,弄的气氛很不好。我还就是偏偏喜欢这个,所以我还要说些不好的事。曾经的乐互中心,因为历史原因,有一些地区的同学是不交钱就申请的,直接到签证钱才会交服务费。看清楚了,曾经,现在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因为我们变聪明了,吃大亏了,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同学的本来面目了。我只是有时候很难过的是,乐互中心好像有什么魔性,接触的那么多自己或家人突得绝症的。真的,同学,你在和我们说的时候很悲伤,我们真的想和你一起悲伤,但我们不能,因为我们遇到太多次了,精神已经麻木了。我们只是在悲伤自己又一次的用自己的信任,诚信,真诚换来了巨大损失。谢谢,真的是巨大损失,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另外,有同学从国外混不下去了,回来了,人数很少但非常经典。我想有三位吉林的同学看到这里会有一些小紧张。我不会说名字,这样不道德。但让我最伤心的是,我可以用任何东西来发誓,我们对每一个人都是尽心尽力,不存在任何虚假,欺骗,如果国内有一个机构想和中互网比服务质量,我非常非常欢迎。但同学们,有些人就是会认为你认真,你负责,你正规,你就是好欺侮。我想说的是,我们还会一如既往认真负责,不欺骗说实话办实事,但因为你们三个人和那些经历了不幸绝症的同学们,确实让我们很伤心。这段东西可能大家看不懂,没关系,就像一个厨师做出一桌好菜后,发现食客都已经走光了,厨师伤心难过赔本嫌不着吆喝的心情大家应该理解.我写这些没别的意思,只希望这种事情在国人内部流通就好了,不要把这些带出国,那样丢的不只是自己的Gesicht了.
10. 关于出国前买什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各种各样的人,都会问我出国前我觉得应该买什么。太多了。有相关的文章很详细的写过。要让我精简的说一个乐互版的出国准备清单,互惠生出国,你要是带电器了,买一个德标(是两个插头的圆柱型的,别买错了,别嫌我话多,真的许多人都买错了)的转换插头,一个插线板(东北叫插(读三声)排)是必须的,否则电器不能用您别找我。一个德汉电子词典的必要的。(方便交流,你想天天捧着一个大字典上街我也不反对)。几本语法和口语书是必须的(德国不会再有标注着中文的德语教材),若干份便宜有特色的小礼物是必要的(不要再买中国结送人!)几小瓶中国特色白酒和中国特色香烟是必要的(非常容易拉近感情,烟要买混合型焦油含量低的,我不是鼓励自己抽,送人用!)做中餐用的调料(不要带酱油等液体,那边有!),一台成像质量说的过去的数码相机应该准备好(否则大好风景就浪费了),一些欧元现金零钱,衣服和鞋子等东西自己看着办。
又是这样,乱七八糟的写了一堆,毫无逻辑,不过都是心里话。先说这么多,您泡壶茶,先慢慢看着,说的对的您叫声好,说的不如您意的您私下骂两句了事,在下篇文章里我们接着聊。如果想探讨,欢迎您提意见拍砖只是不是真的砖头我都可以接的住。另外还给一些经常转载中互网文章的中介提个醒,下次您把“乐互中心”这四个字都换了再转,换不全的话,会让读者贻笑大方的,当然,对乐互中心来说也是个有益的宣传。
希望大家支持乐互中心的发展,乐互中心会坚持说真话,办实事,用一颗真心为大家服务,只要旗帜不倒,大家永远会听到乐互中心最真实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