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互惠网-互惠生(Au pair)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互惠生出国 分享互惠生项目申请经历和海外生活! 新人区 - 综合区- 高级区- 中介区

外国互惠生来华 其实,我家里也很想请一个外国的互惠生! 成为互惠生家庭 - 中介推荐 - 我家的互惠生

其它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那个.新颖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还有很多啦 ! Volunteer - HelpX - 更多项目 - 增值服务

搜索
中惠互惠生申请中心- 置顶图文推荐
初夏,相约大连
初夏,相约大连
夏天的风,吹着温暖的空气,初夏,带着互惠的梦,我们来大连看海。 中惠都有哪些 ... [详情]
中惠为美国优秀互惠申请者提供高达5000元..
中惠为美国优秀互惠申请者提供高达5000元..
为了甄选出最优秀的互惠申请者,中惠现推出优秀互惠生甄选活动,优秀的申请者可以获得... [详情]
《互惠生指导手册》下载(新手申请互惠生项目流程(新手贴)申请第三方担保与优惠(中介无忧)
互惠生项目中国宣传大使招募(免费参加项目)互惠生项目咨询和互惠经验分享会(每月一场)格林卫志愿者与文化体验项目
查看: 3005|回复: 1

[经验分享] 一个美国互惠两年男生的自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5 16: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05.25 坐标:中国,辽宁,大连
( W* ]6 O. g! V# O" l% L
2014.03-2017.01 坐标:美帝。
2014年3月我通过中惠互惠(CAPC)前往美国康州做互惠生。我猜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或多或少对互惠生这个项目有所了解或者感兴趣。我之所以选择互惠生这个项目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当时面临毕业,对未来的规划很迷茫。我不满意自己的状态。不想直接读研究生,也不想即时选择工作,但感觉自己独立能力还可以,同时拥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经历了这三年美国生活,我才明白原来大多数处于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人生充满了迷茫。追其根源还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导师,导师有可能是老师,是父母,是朋友。也可能是某个特定的人。不同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导师,但我们最缺少的是能帮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指导人生前进方向的导师。
具体说选择这个项目的由来还得从大学时代谈起。我是2009级国内一个本科院校工程学士毕业生。在我读大二那年一个暑假,回家的时候我的父亲偶然和我谈到是否有意愿留学澳大利亚的想法,但他只承担的起一部分的花费,剩下的需要我自己去打工挣来。当时年轻气盛,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出国挺好玩的,凭双手难道还会饿死。所以我开始了接下来两年本科成绩的提升和雅思的准备,在毕业之前我自己申请拿到了澳洲昆士兰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基于当时澳币的涨幅,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不钟意和教育资源的过剩等(个人见解)。澳洲的研究生分为coursework(学术型)和Research(研究),一般我们能申请到的就是coursework,因为作为像我这样的国内本科生,尽管我学校的这个的专业在全国高校同专业中算个中翘楚,但科研水平毕竟有限。我个人认为去念个coursework无非就跟把本科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再学一遍,含金量并不是太高。所以我选择推迟(defer)一年。
离毕业倒计时的一个月,我的舍友,也是我现在最好的朋友,在参加完一次周日礼拜回来后给我讲了他在教会刚认识的一个互惠生的故事。基于他对我的了解(对欧洲大学的research,再到大洋洲澳大利亚,再往南新西兰的大学做的功课,和本身对地理历史的兴趣。加上独立自由的性格)他觉得我应该会对这样的项目感兴趣。所以当时我就开始上网搜罗关于这个项目的信息,求证这是一个合法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目前在中国有一些合作的中介。毕业后我直接订票前往沈阳(中惠的其中一个办公室)的办公室咨询老师,在了解完基本情况和对自己的评估后我就报名了。通过在中惠老师悉心的指导下,我把一切材料备齐(包括考下驾照),用了四个月材料就入库了。于是我前往深圳工作。
次年二月,我收到美国一个家庭的邮件,表示对我的兴趣。经过几次邮件的往来和Skype视频聊天,家庭给我发了邀请信,我三月同步办理签证,一切顺利于3月中旬前往美国。我去美国互惠的理由很简单,源于对不同文化的好奇,我想加强我的语言,同时也很喜欢孩子,觉得自己能够承担这份工作。或许还可以考察当地的大学,毕竟美帝的研究生含量还是不低的。
我的互惠家庭是个非常特别的组合。我的家爸是一个美籍日裔的神经科大夫。家妈是一个美籍意大利裔的心理医生(三十多岁才来美国留学)。家庭只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在我到达1年前于台湾领养的,我是家庭的第2个互惠生。
现在回想起来近两年的美国互惠生活加一年的志愿者(还是住在互惠家庭里),感慨良多。接下来我就具体概括下我作为互惠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 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我自认为出国后应该不会经历太大的文化冲击,大概是因为太独立的原因,我的很多想法都很西方化。但还是会有一些问题发生。记得有一次因为练车的问题,我觉得是我的家妈反应过于紧张,于是事后在饭桌上交谈的时候闹得很不愉快。我告诉她可能她太紧张,她问我为什么,我回答说因为你每天下班回来还需要喝一小杯红酒放松自己。我并无冒犯之意,但在她的理解,我在说她是酗酒狂。意大利是旧世界红酒产地的代表之一,红酒已融入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每日饮一杯并无不可。因为我不懂表达可能造成的歧义,所以才有了这次不愉快。过后等家爸下班回来了我主动和他说起这事,等家妈气消了下楼了我和她交流了很久,才平息了这次不愉快。同时也使我以后更加注意文化的话题(还有宗教,政治)。
2. 时间的安排。作为美国互惠生是有明确的合同规定,每周工作不超过45个小时,每天不超过10个小时。所以比起国内早八晚五的机制,还是相对轻松很多。除了家庭有婴儿之外,一般的互惠生工作都不会超过30个小时。就拿我来说,我每天七点起床,把小孩早餐和午餐做好(因为他不喜欢学校的伙食),八点半家妈开车送他上学。我下午三点开车去接他,有时带他去公园,总之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准备晚饭。等到晚上七点家爸回来我就可以休息了。这样算来,我每周工作也就30个小时左右,周末他们休息,我也休息。关于自己额外时间的管理(每天九点到三点),因为互惠生要求在一年互惠过程中完成六个学分,我会选择周边社区大学或本科大学的一些课程(上官网查看,很多课程都是对外开放的,因为我住的地方离耶鲁大学很近,所以我去那蹭过几次课)。没课的时候我会选择去图书馆,看书。天气好的时候去骑自行车,跑步。实际上你有很多自己管理的时间,关键看你怎么利用。我有认识很多同样来自中国的互惠生。每个人性格不同。对时间的管理不同。有和我一样喜欢运动的,所以业余生活会很丰富。有不喜欢运动的,爱宅在家里睡觉看个电影什么的(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主动性还是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我想说的是,无论怎么样,每周不超过45个小时的机制会给你相当一部分的空闲时间。生活的丰富度和幸福度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你自己。
3. 学会交流。当遇到任何不能理解的问题的时候或感觉受委屈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压抑忍让。因为我们文化的原因,含蓄不懂表达,一味地压抑只会导致事后更大的爆发。需要学会及时沟通。但也不要当时就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冷静一下。待大家都平静下来,事后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我和我家妈因为很多对孩子教育意见的不同经常发生分歧。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当面爆发了冲突,我家妈试图让我解释生气的原因,但我知道如果当时继续谈下去的话肯定会更糟糕。我深吸了口气,对她说,我现在不想交谈,等事后我心情平复下来了我们才有了冷静的对话,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4. 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接受新的挑战。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且地广人稀,人工费很贵。所以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亲自去做。而作为来自中国的互惠生,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初到美国需要自己去办银行卡,去考驾照。这些事情并不要求很强的语言能力才能办到,但真正有勇气放手去做的寥寥无几。踏出第一步,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很多人在想互惠以后能做什么。而我的建议是,问问自己,去互惠是想获得什么。有的人就是想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很好,如果你照着我上面建议的做,我想你收获的要远比你期待的多。如果你想为以后的留学做准备。那就好好学习语言,去当地的大学修一些学分,感受美国高校的学习氛围和教育方式。一定会受益匪浅。总之无论你的初衷是什么,只要你敢于去做,就一定会实现你所期冀的。
或许有人会问,楼主目前互惠以后的收获是怎样呢。我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我完成了我最初所期冀的,拿到了伊利诺伊州理工大学(IIT)的金融硕士研究生录取,同时给予了奖学金。今年八月份将前往芝加哥读研究生。但这些并是靠我一人做到的。我的家爸家妈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我的教会给了我很多的关爱和建议。我的推荐信是我的家妈(耶鲁大学助教)和我做义工的教会同伴(一位退休的68岁的IBM的欧洲区经理)写的,因为我们共事很久,他们对我很了解,也愿意给任何有想法的年轻人提供建议,所以不要浪费身边的资源。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不可能很顺利完成这些。这些人脉是我互惠时所给我带来的,我也交了很多真心的朋友。
2. 同时我自己也应该改变了很多,耐心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美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大部分能切身做到的。Don’t judge people(不要轻易论断别人)。包容性是我学到最重要的一个特质。
网上有很多关于互惠生的帖子。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传达出来的想法也会各异。作为互惠生,我建议你先了解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和家庭的相处会是互惠生最大的问题,我也并非一帆风顺。我花了半年时间去真正磨合和孩子,和我家妈之间的关系,到现在的无话不谈。这期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遇到问题不要想着逃避,试着去解决。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你不喜欢。还可以重新匹配或者选择回国。心态一定要摆正。
最后,毫不夸张地说,这三年的美国互惠加志愿者工作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通过互惠,我认识了另一个国度的文化,更欣赏和珍惜我天朝的文化精髓。同时拥有了一颗包容的心态。旅途各有不同,就看你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互惠。但如果你觉得你拥有独立和开放的性格和心态,我觉得你应该给自己一次机会。这就是我来中惠分享这个项目的原因。
最后附一些我在美帝的照片。谢谢阅读,希望这些信息对你们有所帮助。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图片太大,无法嵌入。感兴趣的可以查看我的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282048
Statue Of Liberty under sunset(夕阳下的自由女神像)
Madison Square Garden(麦迪逊广场花园)
Christmas tree at Rockfeller Center(洛克菲勒中心的圣诞树)
! i0 B& W! a, \9 |/ K: I: l
Time Square(时代广场)
Alexandria, VA(亚历山大,弗吉尼亚州)Lake Michigen from the air(空中俯瞰密歇根湖)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The Independence Hall in Philly(费城独立宫)
Georgetown. DC(乔治城,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Monument(华盛顿纪念碑)
Boston Public Library(波士顿公立图书馆)
Yale University in New Haven,CT(康州纽黑文耶鲁大学)
Summer Camping in a state park(州立公园夏季露营)
Horseback riding in a cozy fall(舒适秋季骑马)
谢谢观赏!!!
* W7 S+ ]: F" f" \0 `. G6 ]2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互惠生(Au pair)论坛 ( 京ICP备09100042号 )

GMT+8, 2023-6-7 04:26 , Processed in 0.03185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